|
為了打破「數學難又無趣」的刻板印象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系賴以威副教授、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廖珮妤校友攜手創立的教育新創團隊「數感實驗室」,致力於以創新課程與空間設計,重新詮釋數學的學習方式,2020年成為臺師大第一家衍生教育新創企業。團隊秉持「讓數學變得好玩、好學、好用」的核心理念,將數學的學習過程轉化為富有趣味與實用性的體驗,幫助孩子擁抱數學的魅力。團隊的努力不僅在臺灣教育界中引起關注,更逐步將本土創意推向國際舞台,展現臺灣在教育創新領域的無限潛力。
從科普推廣到教育創業 用企業模式推動教育理念
數感實驗室於2016年由賴以威副教授和妻子廖珮妤校友共同創辦,回顧創立的契機,賴以威表示,他長期投入數學科普領域,致力於讓更多人感受到數學的樂趣與價值。自從加入臺師大任教後,他透過國科會計畫持續推動數學教育相關活動,並創立「數感實驗室」粉絲專頁,開始在網路平台撰寫通俗易懂的數學科普文章,期望讓更多人領略數學的美妙與應用。
為了讓這一理念能夠持續並廣泛發展,兩人決定以創業方式推動,透過企業化運作方式籌措資源,實現永續經營。2020年由學校審議通過,正式轉型為公司,創業歷程中,兩人角色清楚分工,賴以威的定位偏向創作者,負責產出內容;擔任執行長的廖珮妤,則承擔內容生產外所有事務的創業者,舉凡行政、行銷、團隊內外的協調等皆一手攬下,從最初的5人團隊,迅速發展壯大,至今已擁有50位成員。
數感實驗室執行長廖珮妤表示,自成立公司以來,透過數學營隊、巡迴展覽及家長講座等活動,迅速擴展影響力。以「數感盃」青少年數學寫作比賽及「環遊世界玩數學」全台巡迴展為代表,成功搭建數位與文學的橋樑,並獲選為遠見天下文化「未來教育台灣一百」及親子天下「教育創新100」,為數學教育的創新與發展,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。
從有趣出發 打造孩子願意自主探索的學習空間
數感實驗室的教學設計秉持著「興趣與動機是學習的關鍵」的理念,透過讓孩子「覺得好玩」,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動力。賴以威教授表示,當孩子對某項事物產生興趣時,即便不依賴傳統的補習方式,他們也會自發性地尋找更多的學習資源;相反地,如果他們對學習的第一印象是「困難、無聊」,則很難維持學習的熱情與持久性。
他分享了一個印象深刻的課程案例——以「人工智慧」為主題的夏令營活動。這堂課並未要求孩子們實際操作電腦,而是回顧20世紀科學家唐納德·米奇(Donald Michie)所設計的實驗,創造了「AI火柴盒」——MENACE(Matchbox Educable Noughts And Crosses Engine),讓孩子們透過簡單的圈圈叉叉遊戲,體驗機器如何通過嘗試與記憶進行學習。「我們將科學展示轉化為有趣的數學活動,孩子們不僅玩得開心,更在過程中理解了數學背後的邏輯與原理。」賴教授說。
「美數學院」推動跨域共學 空間設計獲國際大獎肯定
為進一步實踐其教育理念,數感實驗室與臺師大設計系長友大輔副教授合作,共同打造課後共學空間「美數學院」。該空間融合了數學、科學、藝術與專題式學習(PBL)等多元課程,突破傳統學科界限,創造了一個讓學生能從多角度探索主題的跨領域學習場所。
賴以威表示:「學校的課程通常有清晰的學科分界,但在『美數學院』這個空間裡,像『太空』這樣的主題,講到行星時,我們會將其視為科學課題,而孩子們則可以將這些行星創作為藝術作品。這種學習方式並不需要刻意的整合,主題本身就能自然地發展出跨學科的學習內容。」
「美數學院」不僅在課程設計上充分體現了數感實驗室的教育理念,空間本身也融合了美學與實用性,為學習提供了更具啟發性的環境。該空間的創新設計,近日榮獲義大利A’ Design Award國際設計大獎,為臺灣教育空間設計注入了嶄新亮點,也展示了創新與實踐並行的無限可能。
持續與教育現場互動 累積社會信任與支持
面對部分家長對「成績導向」學習方式的期待,賴以威坦言,這是數感實驗室團隊在推廣過程中,面臨的長期溝通挑戰。「我們希望家長所關注的,不僅僅是下一次段考的分數,而是孩子在長期學習過程中,學習動機與思考能力的成長與轉變。」
賴老師強調,數感實驗室的教育理念並非單純追求短期的學術成績,而是著重於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與深度思考,這樣的成長需要時間與耐心。隨著更多家長開始理解並支持這一理念,越來越多的家庭願意陪伴孩子,與他們共同走過一段看見改變的學習歷程。
翻轉數學教育 擴大據點回饋社會 打造屬於臺灣的教育新典範
數感實驗室未來預計成立第二間教室,並持續透過暑期營隊,將教育資源拓展至外縣市,涵蓋都市與鄉村地區。賴以威表示,這一擴展計劃的目的是希望將教育資源向下扎根,實現社會回饋,並讓更多孩子有機會體驗到數學的樂趣與無限可能。
從科普文章的推廣起步,逐步發展並打造結合美學與邏輯的實體學習空間,數感實驗室正一步步在臺灣教育現場深耕。未來,數感實驗室將繼續開創更多元、有趣且充滿想像力的學習方式,不僅讓孩子重新愛上數學,也讓教育創新真正走入生活,改變更多家庭與社會的學習模式。(撰稿:英語115周彧 / 編輯:張適 / 核稿:胡世澤)
關注【數感實驗室】
官方網站:https://numeracylab.com/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umeracylab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numeracylabtw
YouTube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_vW48pRsAdM72Px8lr5w0Q